深圳新聞網(wǎng)訊 蛙聲喧夏夜,魚影動荷塘。月染湉湉色,風抔淡淡香。臨幽情漫漶,入謐意彷徨。緒亂緣何起,心飛萬里疆。
夏日,萬物生長,繁茂秀美。據(jù)《帝京歲時記勝》載:“六月盛暑,食飲最喜清新?!惫湃嗽缬性谘紫姆眨愿鞣N消暑清涼食物度過苦夏的習俗。南京大牌檔應時而動,查閱古代祛暑經(jīng)典食譜,尊古法而納新意,創(chuàng)制出以“荷塘月色”為主題的夏季新菜,為牌粉們帶來夏日清涼。夏日之美,美在“蓮葉何田田”,美在“映日荷花別樣紅”,美在“絲藕清如雪”,夏日的清淡美味——蓮藕、菱角、茭白、蒲菜、魚蝦大多出自水澤塘畔。南京大牌檔奉行“不時不食”的古老傳統(tǒng),精選時令食材,為牌粉們呈上夏日江南的珍饈玉饌。
涼菜
焦糖米糕:
米糕是歷史悠久的傳統(tǒng)小吃,用大米和糯米搗成米漿蒸制,柔嫩軟滑,古法熬制焦糖,金褐色的焦糖淋在白色的米糕之上尤其誘人,焦糖的特殊風味使米糕的微甜更耐回味。
涼夏桃膠冰粉:
冰粉冰涼香甜、嫩滑爽口,桃膠清血降脂、抗皺嫩膚,為涼滑冰粉增添糯口,紅糖汁為冰粉與桃膠賦予一層清甜,夏日不可不吃的一道生津解暑、清涼降火的美味。
酒釀醉青梅:
青梅,酸脆透甜,生津止渴,開胃健脾;酒釀,醇醇米香,帶著酒的芳香,益氣活血。搭配起來冰鎮(zhèn),炎炎夏日,吃上幾口,自是五腑清涼。
滋味熗藕:
高壓鍋將藕蒸熟,脆軟適中,用醋、糖、醬油、辣椒調(diào)味,咸鮮酸甜,微辣,是一道開胃下酒的小菜。
蝦籽茭白:
應季時令菜,茭白是江南三大名菜之一,有水中人參的美稱,營養(yǎng)豐富,味道樸實,調(diào)入用湖蝦蝦籽熬成的蝦醬冰鎮(zhèn),鮮香嫩爽。
冰花酸梅涼瓜:
苦瓜又叫涼瓜,滌熱,明目,清心。通過冰鎮(zhèn)使苦瓜呈青翠瑩亮的半透明狀,青梅腌制的醬,降低了苦瓜的苦度,調(diào)和出酸甜適口、清涼甘苦的滋味。
熱菜
荷塘月色:
食材多來自水澤,藕帶、菱角、茭白、蠶豆瓣、大蝦仁,自制蝦醬爆炒起香,時蔬的白綠點綴蝦仁的淡粉,如青荷托芙蓉之色,砂鍋盛上,滋滋作響,讓人眼前浮現(xiàn)出“蛙聲喧夏夜,魚影動荷塘”的畫面。
原汁荷香雞:
“池塘十里盡荷塘,姊妹朝來采摘忙,不摘荷花摘荷葉,飯包荷葉比花香。”清末民初的這首詞,表明了人們對用荷葉制肴的喜好。選用肉質(zhì)細嫩的仔雞,以荷葉包裹蒸熟,松軟適口,呈現(xiàn)原汁原味的鮮美,融合荷葉的幽幽清香,細細品味,仿佛回到夢里水鄉(xiāng)。
蝦干畔塘蒲菜:
兩千多年前的《詩經(jīng)》即記有“彼降之坡,有蒲有荷”,水生的蒲菜潔白如玉、味美鮮嫩,采摘卻是費時費力,得來不易。精選淮安特產(chǎn)蒲菜,配以上等金鉤蝦米同烹,細嫩爽口,湯汁清鮮,清香四溢,似有嫩筍之味,為兩淮地域時令名肴。
薯粉馬鞍橋:
馬鞍橋乃淮揚名菜,鱔魚段切花刀,下鍋燒制后彎曲,既似馬鞍又似小橋而得名,加入紅薯制成的寬粉,小火煨至湯汁稠濃,薯粉晶瑩剔透,軟透爽滑,鱔段酥香,風味雋永,真正有“小暑黃鱔賽人參”之譽。
小蔥板鴨冬瓜湯:
鴨是暑天的清補佳品,健脾化濕,冬瓜性寒味甘,清熱生津。板鴨與冬瓜加入小香蔥煨湯,慢火細燉出,冬瓜軟爛,板鴨酥香,湯味清鮮,是一道僻暑除煩的夏日美味。
豆瓣蘿卜絲煮仔烏:
蠶豆補血益氣,蘿卜除燥生津,小烏賊魚補脾滋陰,三者煮湯,鮮美異常。仔烏入口彈嫩,湯汁飽滿,清淡透鮮,為老少咸宜的仲夏湯品。
點心
絲瓜小籠包:
純以絲瓜跟蝦仁做成內(nèi)餡,蒸熟后絲瓜軟硬適中、青翠瑩然,絲瓜的清甜和蝦肉的鮮美搭配的剛好,湯汁濃郁,清爽不膩,應夏日之情之景。
冷飲
羅漢果雪梨汁:
羅漢果和雪梨皆有潤肺涼心、化痰止咳、清熱鎮(zhèn)靜之功效,兩者一起煮汁,沁涼微甜,果香淡淡,清爽解膩。(吳艷 通訊員/盛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