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養(yǎng)生篇】
夏季心氣旺盛出汗多,傷氣陰,養(yǎng)心三法戰(zhàn)最熱三伏天
清火。夏季“滅火”要分人群、分類型。心思過重的女性在夏季多有心火和肝火:心火導致的心煩失眠、口舌生瘡、舌紅等癥狀,可用竹葉5克泡水代茶飲,平時吃些苦瓜、草莓等降心火的食物,經常按摩少府(握拳后小指按著的手掌處)、少沖(小指內側,距指甲角0.1寸)穴位;肝火導致的愛發(fā)脾氣、頭痛、頭暈、口苦等癥狀,可以用菊花5克泡水喝,降火明目,配合按摩太沖(足大趾和二趾間縫隙向上的凹陷處)、行間(足大趾和二趾連接處)。
養(yǎng)陰。春夏之時,自然界陽氣升發(fā),養(yǎng)生宜順時而養(yǎng),養(yǎng)護體內陽氣,謂之“春夏養(yǎng)陽”。但夏季不能一味養(yǎng)陽,因為臨床上單純的“陽虛”或“陰虛”很少,多見陰陽兩虛偏于陰虛或偏于陽虛,故而應“養(yǎng)陰扶陽”。
補氣。夏季悶熱潮濕,動不動就大汗淋漓?!靶l(wèi)氣屬陽,行于脈外”,意思是說人體的衛(wèi)氣如同衛(wèi)士守護著我們的體表,衛(wèi)氣虛就會導致“衛(wèi)表失固”,門戶大開,體內的津液易于外泄,人體表現為異常多汗。中醫(yī)認為“氣隨汗脫”,汗出得越多,衛(wèi)氣流失就越多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,所以夏季養(yǎng)生要注重補氣。 【詳細】
要想三伏天不生病,必須主動出汗
天熱出汗是淺表層出汗
伏天天氣熱,總是讓人大汗淋漓的,不過,這可是被動出汗哦。
何為被動出汗?
研究表明,當環(huán)境氣溫達到33℃時,人在安靜的狀態(tài)下就會出汗,這時的出汗為被動出汗,屬于是“淺表層排汗”。
運動出汗是深層出汗
運動時的出汗,是主動出汗。
當新陳代謝的產熱量,高于向環(huán)境的散熱量時,人體開始排汗。其過程是這樣的——
人體在運動過程中,產熱量大增,血液循環(huán)加快,帶走大量熱量。而此時,通過下丘腦的體溫調節(jié)中樞的調節(jié),皮膚的血管舒張,血流量增大,帶走體內大量熱量的血液流經體表時,其中的部分水分變成汗液排出。汗的排出,能帶走人體的一部分熱量,也能在其蒸發(fā)時給人體降溫,從而保持體溫的相對穩(wěn)定。
因此說,運動出汗,是“深層出汗”。
在運動過程產生的“深層出汗”,對機體有什么好處?
深層出汗可排除體內寒邪
主動出汗,有利減病增壽,為何這樣說?
在《靈樞·天年》文章中,黃帝問大醫(yī)歧伯“有人不能壽終而死的原因”。歧伯回答:“薄脈少血,其肉不實,數中風寒……故中壽而盡也?!逼渲小皵抵酗L寒”便是早亡的一個重要原因。所以,要健康,要長壽,就要善于“避寒”與“驅寒”。
人經過秋天的涼,冬天的寒,春天的濕,身體的陽氣被壓抑已久,并累積了許多寒濕之氣。在三伏天時,人的身體毛孔大開,最易出汗,是排除體內寒濕之邪的大好時機。但是,如果用空調,就錯過了這大好時機。
而做有氧運動主動出汗?!爸鲃映龊埂笔巧顚映龊?,可帶走郁積體內的寒濕之邪。
【飲食篇】
三伏天,這3杯飲品堪稱“天然空調”
夏季養(yǎng)生一定要注重清熱降火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味適合夏季清熱解毒的飲品,做法簡單,盛夏飲之清熱潤肺,味道清香宜人。
三鮮飲
取新鮮竹葉、荷葉、薄荷各30克,加水煎煮10分鐘后取汁,加入適量蜂蜜代茶飲即可。薄荷葉中含有薄荷油,用水沖泡后,是天然的降溫飲品,能夠提神醒腦、清心明目;新鮮竹葉是一味清熱的中藥,生津利尿;荷葉主治暑熱煩渴,二者都是解暑佳品。這道飲品所需的都是新鮮葉子,故名三鮮飲。
做法上,別煮太久,一天喝一小杯,可解暑降火,還能除煩止渴。此外,夏天吃葷腥食物時,將食材用荷葉包裹,不但營養(yǎng)不會流失,荷葉中的生物堿還能調和油膩感。
三仙飲
取金銀花10克,土茯苓20克,生蠶豆30克,加水煎煮,一般以蠶豆煮爛為度,飲汁食豆。土茯苓能夠清熱解毒以除濕;金銀花清熱解毒以消腫;蠶豆利濕排毒。
這道飲品尤其適用于伏天好生痱子、瘡癤者。但購買金銀花時一定到正規(guī)藥店,切勿買到山寨版的山銀花,以免因一字之差,降火變上火。蠶豆用熱水泡發(fā)以后更易煮爛。
三花飲
顧名思義就是三種花朵做茶飲。野菊花、荷花各10克,茉莉花3克,洗凈后以沸水沖泡,加蓋稍冷后當茶飲。野菊花能疏風清熱、解毒明目;荷花消渴止煩;茉莉花清熱解表、利濕開郁。
以這三種花的花朵代茶飲,有消暑解熱、芳香開竅,去心胸煩熱的作用。需注意,野菊以色黃無梗、完整、氣香、花未全開者為佳。 【詳細】
三伏吃羊肉營養(yǎng)健康
伏季吃羊好處多
排汗排毒。在伏天吃羊肉對身體是以熱制熱,排汗排毒,將冬春之毒、濕氣驅除。
暖胃生津。夏天,冷飲、空調很容易給腸胃帶來健康問題。冷飲容易刺激胃腸,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,而空調則可能會帶來全身肌肉關節(jié)疼痛,甚至得上“空調脖,夏天吃羊肉有暖胃生津的功效。
溫陽散寒?!饵S帝內經》說,“春夏養(yǎng)陽,秋冬養(yǎng)陰”。體質虛寒的人夏季宜多吃溫陽的食物。羊肉味甘、性溫,夏天適量吃羊肉,可溫熱身體,祛除寒氣。
增強體質。羊肉有補中益氣的功效,可助元陽、補精血、益勞損。夏天適量吃羊肉對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。
烹飪食用有講究
注意烹飪方式。夏季吃羊肉,首先要注意的就是“降火”,也就是應該采用清淡的烹飪方式。建議盡量采用清燉的手法,避免燒烤等方式。同時在烹飪時少放食鹽、蔥姜,更應避免辛辣燥熱的作料。以清燉的方式烹飪的羊肉清爽不油膩,味美而鮮,可以在補充人體元氣的同時避免上火。
注意食物搭配。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有“羊肉同醋食傷人心”的說法。在烹飪時有人喜歡加入食醋去除膻味,但是醋性甘溫,與羊肉同煮容易生火動血,所以對于心臟功能不良及血液病患者不宜加醋同食。此外,羊肉不可與竹筍同食,破壞維生素A,且易中毒;不宜與栗子、半夏同食,影響吸收,不易消化;吃羊肉時不可喝茶水,易便秘。
【注意事項】
三伏天也要警惕寒氣纏身
在悶熱的三伏天,空調、冷飲自然最受歡迎。不過,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在貪圖涼爽的同時,寒氣也在悄悄侵入你的身體。
一份寒氣一份毒
“寒氣”,指的是人體受寒時所產生的東西。中醫(yī)認為:寒氣具有陰冷、凝結、阻滯的特性,是萬病之源。
一份寒氣一份毒,身體里寒氣重的人一般有這樣一些表現:怕冷,四肢、關節(jié)等部位常冰涼甚至腫脹;腹部、腰部、頸部冷痛酸脹;受涼或用過冷食后易腹瀉;愛上火,口舌生瘡、目赤、咽喉腫痛;倦怠無力,精神不振、眩暈等等。
寒氣給人體帶來的常見疾病包括呼吸系統、消化系統、心血管系統、神經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風濕免疫系統、肌肉骨骼系統等許多疾病。寒氣會引起氣血凝滯,導致肩背痛、胃痛、腰腿痛等各種疼痛癥狀發(fā)生;寒氣還能造成人體水液運行障礙,使人咳嗽痰多、腹瀉、水腫、風濕;寒氣和濕邪結合能形成寒濕,關節(jié)又腫又痛,患風濕和類風濕性疾病的人對此體會最深;寒氣和濕熱結合,使人虛火上升。中醫(yī)認為陰陽互相依存,一處寒則一處熱,寒氣容易束縛體表產生郁熱。如果你經常上火而又覺得身體內有寒氣的話,那可能是虛火。此時別急于吃降火的食物或藥物,要調理好身體達到陰陽平衡,否則可能身體會越來越虛,火氣越來越大。
?